為民營企業“紓困”是最近的熱點詞匯。借用一下,新三板其實也亟需“紓困”。
“困”在哪里?2018年初的時候,我在“新三板文學社”寫過一篇防止新三板“失速”的文章,回頭來看,里面列舉的現象一年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,反而有愈演愈烈的現象。具體而言,目前的新三板至少可以列舉以下幾個“困”:
一 投資機構賣不出、買不進
1、賣不出
據統計, 2017、2016、2015年,三板市場掛牌公司分別實現發行股票融資1,336.25萬元、1,390.89萬元、1,216.17萬元,如果以平均基金期限三年計,2018、2019、2020年 實際也要有對等的退出需求,這里還沒有統計這三年6000億的成交額中,有部分交易量也是基金買入貢獻的。
除了少部分企業可以等待IPO和被上市公司并購,大多數之前的投資其實都沒有退出的路徑和方向,怎么辦?
退出不是指一定要盈利,投錯了就要承擔風險,這是投資者本身要認知的,問題是認錯認賠也很難找到下家,開出低估的價格也沒有買盤,這個就是系統性問題了,需要股轉公司統一思考了。
2、買不進
即便這個低迷的世道,三板萬家企業里,投資者有心參與的企業真的一個沒有嗎?答案當然是否定的,但是這些看的上的企業在行情上永遠沒有賣盤,真的是里面所有的股東都沒有轉讓需求嗎?我相信也不是,那么問題來了,如何把這些企業中愿意賣的需求揭示出來,某個機構單方努力無法解決,這也需要系統性地發動。
二 掛牌企業進退兩難
1、融過資的企業也有苦惱
很多企業當年融資時是簽署有回購協議的,投資機構退不出,自然會找企業的大股東交涉、施加壓力,處理不好,還會醞釀出更大的問題。企業會覺得,沒掛牌、沒融資還好,自己還能活著,融了資,到都來成了負債,解決不好企業都活不下去了。
2、沒融過資的企業當然有怨言
掛牌時為了規范付出了成本,掛牌后持續督導付出了代價,但是成果除了多了一個代碼,好像暫時沒啥收益。這個不算困,算困惑吧。我個人認為其實多個代碼還蠻重要的,是一個向潛在投資者展示的重要機會,但是這個機會成本多高是合適的呢?
3、過往的融資和交易為后續的上市和并購帶來了新問題
最早比較顯性的“三類股東”問題,似乎是得到了解決,但是實踐中成本還是過高,不夠便利,各方參與者目前還是見“三類”色變;
同時,三板的披露標準與申報A股上市時標準注定不一致,三板的寬松一些,在三板那樣的披露和處理也是合規的,但是A股的披露和處理要嚴格很多,企業就要在新標準下進行帳務調整,但是調整幅度的尺度限制讓很多企業只好摘牌,用更長的時間調整數據,把之前披露的數據熬出申報期,這個標準接駁問題就不是企業和中介機構單方面所能解決的。
三 中介機構去留不定
苦水多不多,恐怕冷暖自知。
三板券商從業人士很慘,掛牌的、做市的、自營的,我沒看見近期太開心的。
三板顧問機構、研究機構、三板自媒體,除了沒錢賺、沒飯吃,我們還能看到的現象是很多人開始另辟蹊徑,把公號或者欄目名稱改成了科創板、區塊鏈,留下幾個老三板鐵粉,也不過是自彈自唱,勉力維持。
2018年初,股轉系統領導講話明確提出要深化新三板改革,推進精細化分層、制定新三板條例等多個改革措施,使優質的企業愿意來,留得住。使投資機構愿意進,敢來投,增強獲得感。
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,但是年底回顧,市場普遍認為雖然有了一些新政,但是新三板改革的步子還是慢了些。
接著我年初警惕“失速”的話題,其實,新三板已經失速,在這個緊要關頭,除了加快實施以上改革措施,還應該深入調研市場,牽頭提出方案紓解共性問題,雙管齊下,才可能讓新三板活力恢復得更快,否則,單靠些許改革措施,原有積累問題得不到有效紓解,怕是短期內事倍功半。
下面、我先起個頭談幾個可能有共性的建議:
1、改做市與競價互斥的交易制度為混合做市制度,競價與做市共存,一方面讓交易對手實力對稱(做市商接不住機構拋盤),同時讓券商有積極性挖掘經紀業務;
2、股轉系統在中心城市牽頭組織新三板投資機構、掛牌企業股東線上線下轉讓需求交流活動,增加老基金退出機會(請注意不是基金一定賺錢,是把存貨按照市場可接受的估值出清,化解集中到期時可能引發的更大的問題),必要時甚至可以引入類拍賣機制;
3、請股轉系統牽頭匯報和溝通三板掛牌企業未來申報IPO時哪些財報指標可以按照兩個不同監管標準進行適當的修正,其標準是什么?尺度在哪里?以便掛牌企業和中介機構把握。
新三板定位于資本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主戰場的這個提法很好,也很有意義,新三板開板幾年,積累了很多經驗,但同時也累積了很多問題,有了很多寶貴教訓,不重視這些問題,不采取有針對性的、專項的措施紓解,可能會令未來的改革效果短期內打折。當然無論如何,筆者都高度期待新的改革措施抓緊落地!